最近几年,一些部属院校纷纷划归地方管理,机制的转变使得这些院校面临巨大挑战。近日,记者在江苏理工大学采访,发现这所已有40年历史、原机械工业部的全国重点工科院校,在改制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不仅办学规模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研成果等方面也是一年一个大发展。全校教职员工精神振奋,教师来了不愿走,原先走的又回来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所高校“一年一个样,两年大变样”?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所地处江苏省镇江市郊区的学校成为教师们留恋不已的家园?江苏理工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蔡兰教授认为,抢抓机遇、主动适应,在“改”字上做文章,是江苏理工大学这几年人气持续旺盛的重要原因。
从“国家队”转为“地方队”,很多人一时适应不了。面对这种情况,改革后的江苏理工大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转变观念,一改过去等、靠、要的旧思想,主动出击寻找发展新路。他们到各部委办局和企业走访,一方面介绍学校的情况,一方面听取这些部门和单位对学校培育人才的要求和意见。对反馈回来的信息仔细研究,对自己能干什么、别人要求自己干什么、自己在全国同类高校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情况摸准后,他们开始大幅度地改革。
首先是学科调整。为提高办学层次,该校扩大了本科和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年招生人数由原来的1980人增加到4700人,并新增了5个社会急需、自己又有优势的专业。另外,该校还兴建了两个省级工程中心和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同时加大科技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多方引进人才,对教学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更新与扩建。大“改”之下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记者了解到,改制仅一年的江苏理工大学教学规模、办学层次得到大幅提高。那么,在此之后教学质量又如何保证呢?
江苏理工大学实施的另一项重要改革措施,便是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力度。中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后劲所在,教师的素质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由于这批“顶梁柱”平时一直埋头在教学第一线,没有时间和精力更新知识,长此以往,必将大大影响教学质量。为此,学校开设了外语、计算机、网络等知识讲座,并制定了“百名博士培养计划”。对想“充电”、想进修的老师,学校大力支持和鼓励,千方百计为他们创造条件,安排机会去深造。该校党委书记张弼教授说,通过这样大规模的集体培训,不出三五年,江苏理工大学将至少拥有近200名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
建立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是江苏理工大学超常规发展的思路。除了想方设法让“老”教师提高知识层次,他们对新来的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新教师,尤其是工科为主的教师,在上岗前必须先到工厂、企业锻炼三至五个月,以强化基本功和动手能力。用蔡校长的话说就是“老师自己都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来教学生?把他们送下去,实际上是对他们业务能力的一种提高。”业务过关,思想素质也要过关。学校利用暑假将150多名新教师送到军营,让他们和战士同吃、同住、同训练。刚刚军训结束,走上讲台的孔永华老师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军队生活对我的影响很大。教书育人的工作不比其它,它的对象很单纯,就是学生和课本,同样的内容上完一遍又一遍。没有吃苦的精神做不到,没有奉献的精神也做不到,没有坚定的信念更做不到。不参加军训就不会有这么深的体会。”
改革促进了发展,发展凝聚了人心。在江苏理工大学,尽管每年都有大批的教师被送出去深造,尽管有大量的中青年教师不断地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各个院校的邀请,但他们还是把“根”留在了江苏理工大学。据统计,该校公派出国人员的80%在学成后都选择回母校工作。